{dede:global.cfg_webname/}

检测案例
当前位置:检测案例

检测案例

码头附属设施检查方法
(1)护舷外观检查方法 
护舷的检查以目测为主,检查码头护舷的缺失和损坏情况(包括护舷整体缺失、螺栓缺失、撕裂损坏、磨损、材料老化龟裂、螺栓和垫板等紧固件的锈蚀情况等),记录缺失数量和位置,以图表及文字形式描述其损坏情况。
 
(2)系船柱外观检查方法
通过目测检查系船柱及其紧固件的外观锈蚀情况。如发现系船柱有严重锈层时,除去锈层后,用卷尺测量系船柱的尺寸;记录紧固件的锈蚀情况和缺失情况,如紧固件有防水防腐填充物,则需观察填充物是否起鼓、吐锈。
 
(3)护轮坎外观检查方法
以目测为主,主要记录护轮坎的混凝土结构破损和钢筋锈蚀情况,记录锈蚀面积和裂缝的数量、位置、走向、长度、深度及裂缝是否贯穿等情况。
 
码头整体位移和变形监测方法
由于现场控制点资料缺失,部分控制点损坏,本次选取受检码头同一高程面的护轮坎标高进行测量,以判断码头的不均匀沉降检测,亦作为下一次沉降观测的初始数据,同时对码头的水平位移进行观测。
 
码头前沿检测方法
码头前沿检测主要包括前沿平直度、面层沉降、水位变动区混凝土裂缝破损检查。
 
1 前沿平直度检测
在码头前沿每2m 设置一个观测点,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码头前沿线观测点平面位置;使用水准仪采用和垂直位移观测相同的方法对观测点标高进行观测。因监测控制网为独立坐标系,与码头设计坐标系不一致,故本次检测将码头前沿线两端连线假设为码头前沿线设计线,将码头前沿顶标高平均值假设为码头前沿设计标高。
通过分析各测点与码头前沿两侧端点连线的位置关系来评价码头前沿顺直度质量。依据各观测点高程与观测点高程平均值差值来评价码头前沿平度质量。平直度观测点位示意图见附图1。
 
2 面层平整度检测
在码头面层上沿码头纵轴方向每 2m 设置一个垂直码头前沿的断面,每个断面布设码头前沿、中部、后沿 3 个观测点,采用与垂直位移观测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因监测控制网为独立高程系,与码头设计高程不一致,故本次检测将码头前沿、中部及后沿相应部位的平均标高假设为各自部位的设计标高,通过分析对比各测点高程与相应平均高程的偏差来确定码头面层平整度。面层平整度观测断面分布图见附图2。
 
混凝土强度检测(回弹法)
依据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本项目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进行现场抽检,抽检数量满足《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技术要求,具体检测方法执行《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 239-2015)。
1、样本及测区要求
施工缝边缘的测区距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② 测区宜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
③ 每个测区宜选在同一构件上且均匀分布。
④ 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并容纳16个测点。
2、回弹检测
① 根据混凝土强度合理选择回弹仪,回弹仪使用前在洛式硬度HRC为80±2的钢砧上率定合格。标称能量为2.207J的回弹仪适用于(10~60)MPa的混凝土,率定值为80±2;
② 回弹仪使用温时的环境温度为(-4~40)℃;
③ 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确保清洁、平整、干燥,无疏松层、浮浆、油垢、粉刷层、蜂窝以及麻面等表观缺陷;
④ 回弹时,测点在测区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漏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均匀施压, 不宜用力过猛或冲击,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估读至1;
⑤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3
个,并分布在不同测区;
⑥ 碳化测孔直径约15mm,深度大于碳化深度,孔内的粉末和碎屑应清理干净, 不得水洗;
⑦ 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当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晰时, 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测量3次,每次读数应精确到0.25mm,取平均值为一个测点的碳化深度值,并精确到0.5mm。所有测点的碳化值得平均值为该样本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⑧ 计算测区回弹代表值时,应从测区的 16 个回弹测点值中剔除3 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取剩余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回弹代表值
 
Copyright (c) 2002-2017 工程质量检测站专业承接各种 桥梁检测码头检测、港口码头评估等业务,详情可致电叶经理:133123456123 版权所有